因为这件事儿,小文宇回家后躲进了房间不愿出来,等父母发现的时候,已经哭成了泪人。
当文父文母知道事情来龙去脉后,当天晚上联系学校老师解决问题。但对方嫌麻烦,以“小孩子的话不能当真”为由推辞,文父直接气急败坏,一通电话打给了校长。
第二天上门讨个说法,校长批评了班主任,又要求同学的家长道歉,一切都在校领导的三言两语中敷衍解决,但是文家不是吃素的。
全员高知分子的文家,请来了律师,二话不说要求走法律程序解决问题。
“不以恶小而为之”的道理是孩子从课本上学到的道理,但身为成年人的教师、领导、家长全都揣着明白装糊涂,文父文母咽不下这口气,没打算让事情简单翻篇儿。
文宇犹记得父亲对那位家长放下的狠话。
“如果你想望子成龙,最好以身作则。给自己和孩子留下些抹不掉的污点,后悔的只会是你自己。”
“得理不饶人,我已经道过谦了,还要怎么做?不就是几句话吗?要命一条,要钱没有。”家长愤怒,至此还不了解问题的实质。
文父听到这里反而笑得很大声,“不要你一分钱,但是会给你留下一次终身难忘的教训,或许你以后还能拿出来跟你孩子炫耀?”
反讽被文父用得淋漓尽致,小文宇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文父,这样的父亲好陌生。
后面的事情通过正规的法律途径得到了公正的解决,而同学的家长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,当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,已经错过私了的机会。
正如文父所言,有些事情一旦经过公共机关,就会留下些抹不掉的痕迹。
文父文母担心孩子的心理状态,夫妻二人请假半个月专心陪着孩子,带着小文宇去见心理医生,又反复跟孩子敞开心扉聊,直到事情对小文宇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文父文母从那之后更加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状态,把文宇转到了熟人就职的学校,小文宇逐渐被全方位保护了起来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文宇对事情已经释怀,但是也没有人喜欢在好的伤疤上反复开口子自虐,于是他便让家人不再用“宇宇”唤他。
文宇的姑姑没把这件事儿告诉过霍承哲,这属于影帝的盲区。
霍承哲听完,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,非常自责地说:“对不起,我不知道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。更不知道这样叫你是对你的伤害,对不起。”
“嗯,我原谅你,下不为例。”
霍承哲竖起手指发誓,正式地让文宇想笑,“行了,我不生气了。”